P1030469  

如何得到上師的歡喜呢?

在上師五十法頌的經典中,"上師指導當聽受"、"先請何作上師令,說全遵照上師令";一再的教誨弟子,對於上師的指導與提出的想法,我們都應該要以恭敬的態度,遵照指示去辦。

就是要以上、中、下三種供養來取悅上師。
上等供養是以實修作為供養。
中等供養是以身、語作為供養,譬如幫上師打掃環境、供上師差遣、幫上師寫字、翻譯、口出悅音……,總而言之,以自己的言行作為供養。
下等供養是以財物作為供養。

對於上師的任何言行舉止,要以方便善巧而保持淨觀。

即使偶爾見到上師有不合情理的言行,也不要認為上師有缺失,要認知到那是上師以悲心善巧利益眾生的方式
如果遇到某位上師時,自己能生起俱生的信心,這是過去世與這位上師有緣分的象徵;若能繼續保持淨觀,就能對修持產生非常大的助益。能遇到有宿緣的上師是非常幸運的事,比起重新再與某位上師建立宿世未有的法緣,更加地殊勝。自己的上師有可能是一位成就者,就像過去的印藏祖師一樣,也會示現怪誕的行為,因此我們一旦正式依止後,對於上師行為的好壞便不應多加分別批判,這樣較為恰當。

對於已經令我們生起信心的上師,我們要以無誤和不變的信心繼續依止,因為對我們來說,他的恩德比佛陀來得大。

過去雖然有諸佛出世,但我們沒有機會親近,現在唯有在上師面前才能得到法益,基於此點,上師對於我們而言便具有很大的恩德。
也因為上述的道理,上師是三寶總集。佛像代表佛,但不是佛寶;經典代表正法,但不是具備教證的正法;僧眾代表僧寶,但不是理了光頭就是僧眾。

但是上師的心意與諸佛沒有分別,上師的開示就是正法,上師的身就是僧寶,所以離開上師便沒有其他的三寶!上師是我們此生和來世的依怙處、積聚資糧的福田、指示無上菩提道的導師,我們必須如是思維原因而依止上師。

依止上師的行為
密乘中,上師是最重要的根本。
一、上師起立時,我們也應馬上從座位起身。
二、跟隨上師一起行進時,不應走在上師的正前方或正後方。不走在正前方是為了不讓自己的背朝向上師,這是不恭敬的舉動;如果走在上師的正後方,表示踏著上師的足跡而走,也是不恭敬的。也不應走在上師的右方,因為右方代表尊位,也代表不恭敬;也不能走在上師的左方,因為不宜和上師併肩而行。所以我們應該走在上師的左後方;若經過險道或是遇到特別狀況,應向上師請示,獲得許可後才可行於上師前方。
三、即使坐在上師的面前,也不應該嘻笑、怒容、威傲,應當保持寧靜與恭敬。無論何時與上師在一起,都不要心生煩厭無聊的想法,心裡要想到有機會與上師在一起,是非常幸運的事,也要為此而感到歡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ipeipienc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