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0330  

毗盧七支坐,是打坐時的最標準姿勢,「毗盧」者,是指本坐法由 毗盧遮那佛傳法的,「七支」是指打坐時肢體的七種要點:

雙足跏趺:趺是足背,跏趺指把足背加壓於腿或足上。右腳放在左腳上,再將左腳放在右腳上叫吉祥坐。此坐可收氣血心意平和之效。反之,叫金剛坐。此坐有利於降伏雜念、調和氣血之用。兩足跏趺,使氣不浮,易沉丹田,氣息安寧,心易靜止下來。(一般為左腳放於右腳上,表示以靜制動,因左為靜,右為動。)

脊樑直豎:腰挺脊直不可過度僵硬,自然輕鬆,可使五臟六腑順暢運行,氣血無阻,促進身體健康。

兩手臂自然緊貼腋下,右左兩手圜結在丹田下面。兩手心向上,兩個大姆指輕輕相觸,叫「法界定印」。如此可以使左右氣血相互交流。

平胸左右兩肩稍微張開,使其平整適度,可使肺量自由擴張,故不可左右傾斜,不可沉肩拱背。

頭正目直視,頸項自然垂直,從側面看,耳朵和肩膀成一直線的姿勢,收下巴,後腦微後收,前顎內收,稍為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,使氣血運行和緩減少思慮,易得寧靜;頭頸低伏易昏沉(低頭氣易下沈、易睡),高仰易煩躁亂思。

雙目微張,似閉還開,可防止散亂之心。目光隨意設定在坐前三、四尺之間以免昏睡。或眼觀鼻,鼻觀心,令眼、鼻、臍成一直線。

唇微閉,舌抵上齶。

779685685490509428  
*如果無法雙盤坐,可以改為單盤或散盤。不過當然效果會打點折扣。

 

1-1303231F22S07  

【佛教】是重修持戒、定、慧,來息滅我們的貪、瞋、癡。戒能滅除貪念,慧是從定中。

人們初習靜坐常被妄念所迷,依照密法所示,我們的心識和身體的內息有著密切關係。如能保持氣脈暢通心念自然得以集中。在我們體內有三條主脈分中、左及右脈,在脊骨前端以同一方向行走。

一般未經修習者,氣息主要是運行於左及右脈而未能進入中脈,這樣會容易生妄念。如能將身體的內息帶進中脈,心念便會集中妄念隨之終止,從而進至禪定我清淨境。

毗盧七支的坐姿要訣是:身直→脈直→氣直→心靜。

毗盧七支坐能助我們把氣息集中和起導引作用,其坐姿如下:
結雙跏趺或單跏趺坐,使身體呈環狀,則上下氣能得循環,且能令下行氣攝入中脈,滅除妒忌心。
須將背脊骨保持筆直,使能集中心力,減少妄念,更可令偏行氣攝入中脈。
雙手結禪定印放於丹田(肚臍下四手指處),可使水大氣進入中脈及滅輕瞋恨心。
兩肩平張,能令土大之氣進入中脈,減除無明。
下顎微收,能令火大之氣帶入中脈,減輕貪念。
舌尖輕觸上顎,主要是調攝細脈,且能使前後氣點能得循環。
眼睛半開,微微俯視(約平放七隻手指處),使風大之氣進入中脈,減輕驕傲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ipeipienc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